四年一度的頂尖(lan)計畫又來了, 搞得中心一票資深資淺研究員人仰馬翻, 與CC陳年恩怨又再度被挑起, 揚揚沸沸已是一月有多, 我雖幸運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 然而目睹同事為了計畫書的寫作而合縱連橫, 而案牘勞形, 而怨聲載道, 心中實在感慨. CC與IIR的研究體制真要改變, 不然留不住人!
我們真該做學問!
我們不做學問久矣!
容我慢慢說起吧....哀....
Saturday, March 27, 2010
子率以正 孰敢不正--談大學通識課 (第一集)
我始終相信通識課是現代大學的靈魂 是大學與高級職業學校之間分野的重要指標 大學教授傳授的不應該僅僅是專業知識與技術 更重要的是將現代知識體系的基本人文內涵傳承給下一代 並且積極培養學生對這些基本人文素養保有恆常的好奇心 讓學生經過大學教育之後 知道如何繼續涉獵這些人類文化的共同遺產 豐富的人文內涵是所有產業創新的根本原因 幾乎每個成功的產品都是建立在對文化或歷史的細緻觀察之上 看見競爭者所看不見的契機 而沒有深度的商業行為只會被競爭者不斷的複製 每個店家賣的產品極為相似 無何區別 為了爭取微薄的利只能不斷砍殺成本 造成員工待遇與福利的不斷削減 形成惡性循環 今天我們的政府與那些有遠見的企業家們都紛紛呼籲要建立以創意為中心的永續產業政策 如果這說得是真話 那我們怎能忽視那些發展創意的教育源頭呢! 學生的家長可以不明白大學教育的靈魂所在 商業界人士可以不知道人文內涵與產業經營的深邃關係 但是我們這些大學教育者不可不知 更不可不堅持 我們不只應該認真教授通識課 確保學生吸收的程度 我們做為公共知識份子 還應該在行有餘力的時候 引導社會大眾對大學教育的看法 大學不是職業學校 這是我們起碼該有的共識 否則何必需要設立兩種截然不同的受教管道呢
我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去開辦通識課的 我認為 由於通識課所被賦予的特殊使命 它必然是大學裡最具挑戰性的課程 不論對教師或是學生都該是如此 對教師而言 如何讓非本科系的學生在不到二十節課中熟悉某個專業領域的基本語彙與其研究途徑 絕非易事 因此開授通識課的教授務必要在教學法與師生專業關係上多下功夫 對學生而言 如何在不到二十次授課當中掌握住一門非自己本科系課程的基本內涵 當然很具挑戰性 因此為了通識課所付出的時間與精神必須比其他課程還要來得多 聽課都來不及了 哪裡還敢翹課呢!
截至本周為止 我已教了五次通識課 是在周五早上八點到十點上的 我每周四都要花超過八小時去備課 除了再念一次指定閱讀 並且準備powerpoint slides, 還要找尋與課程相關的音樂或是影像資料 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授課當中 我會請學生自願地分享當周世界人權時事新聞 也鼓勵他們在課堂中隨時發問予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致每次上課時間幾乎都不夠用
好的 以上是比較正面的發展 負面的問題當然不少 而且是經年累積下來 約定俗成的許多陋習與偏差的觀念 我知道大部分的問題不能完全歸咎學生 事實上教師在這些問題上要負最大的責任 有怠惰的教師 才會有怠惰且不負責任的學生 然後大學通識課程的品質就是一蹶不振 我只好一點一點的 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去推動改革 包括觀念上與實際做法上的
我首先明白告訴學生 吃東西在我的課堂上是不被允許的 學生可以在教室外吃完再進來 帶飲料則需附杯蓋以防止氣味溢出影響他人 我知道8點上課對大學生很殘忍 但我對他們說 我們要對知識與知識傳承者有基本的尊重 你必須在上課之前用完早餐 否則我會請你離開教室 我這樣要求學生 我也同樣要求自己 至少兩次 我買了早餐 可是無法在上課之中享用 我不願踐踏學生對我與知識的尊重 我要求學生尊重我 學生也有同樣的權利要求我尊重他們 截至目前為止 我還沒有為了食物而要求學生離開教室 我認為 當教師認真 學生也會認真的
同樣的政策也適用於缺席者與打瞌睡 我告訴學生們 我對自己授課內容有信心 所以不會點名 也不指定學生座位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何必呢 點名很花時間的若是不舒服或有事 不用勉強 無需到課 只要上課之前以email方式報備即可 無須檢附缺席理由 這是對教師與其他修課者的基本尊重 然而 倘使我上課點到某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 而他卻沒有出席 事先也不報備 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扣其總分兩分 每發現一次就扣一次 而且這是不可談判的 同學們若是要修這門課就要接受這個政策 五周下來 我維持我的承諾 不在課堂上點名 而至少有兩名學生在上課之前請假 我當然知道有人不來也不告訴我 但這是他們自己的損失 不是我的 況且 每次上課都有學生問許多很好的問題 他們也很踴躍地嘗試回答我問的問題 所以 我根本不需要以點名的方式叫學生參與討論
若是上課中途感到疲累 或是想上廁所 我告訴他們 無須取得教師同意即可離席 只要不打擾其他同學 我是不在中場休息的 因為時間不夠用啊 這五周下來 沒有學生在上課期間趴下去睡覺的 當然 是有些人的銅鈴眼開呀閉呀的 看起來就是一副昨晚party玩太久的樣子 但他們至少沒有趴下去 當學生發現我這個教師的所作與我所說的一致 他們也會在態度上緊起來的! 我自己頗為欣慰 雖然退課的學生不少 但是留下來的 多數都頗能配合我的要求 我想 我們這些作大學老師的同仁們 實在有必要帶頭改寫通識課做為營養學分的定義 通識課營養 正是因為內容極具挑戰性 而教師授課要求也沒有降低 所以每個修完通識課的學生 都好像吃過一頓內容豐盛營養的知識饗宴 他們的人文素養增加了 他們的外在競爭力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在下一篇裡 我想談談幾個結構性的問題 這些大學制度阻礙了通識課應有的發展 也扭曲了教師與學生對通識課的態度 這些問題不改善 我國的大學就仍然是高級職業培訓所 這些問題包括 學生為何要在一個學期裡修這麼多課? 教授為何要在一個學期裡教這麼多門課? 教授的授課大綱為何總是與實際授課內容脫節?
我是基於這樣的理念去開辦通識課的 我認為 由於通識課所被賦予的特殊使命 它必然是大學裡最具挑戰性的課程 不論對教師或是學生都該是如此 對教師而言 如何讓非本科系的學生在不到二十節課中熟悉某個專業領域的基本語彙與其研究途徑 絕非易事 因此開授通識課的教授務必要在教學法與師生專業關係上多下功夫 對學生而言 如何在不到二十次授課當中掌握住一門非自己本科系課程的基本內涵 當然很具挑戰性 因此為了通識課所付出的時間與精神必須比其他課程還要來得多 聽課都來不及了 哪裡還敢翹課呢!
截至本周為止 我已教了五次通識課 是在周五早上八點到十點上的 我每周四都要花超過八小時去備課 除了再念一次指定閱讀 並且準備powerpoint slides, 還要找尋與課程相關的音樂或是影像資料 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授課當中 我會請學生自願地分享當周世界人權時事新聞 也鼓勵他們在課堂中隨時發問予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致每次上課時間幾乎都不夠用
好的 以上是比較正面的發展 負面的問題當然不少 而且是經年累積下來 約定俗成的許多陋習與偏差的觀念 我知道大部分的問題不能完全歸咎學生 事實上教師在這些問題上要負最大的責任 有怠惰的教師 才會有怠惰且不負責任的學生 然後大學通識課程的品質就是一蹶不振 我只好一點一點的 採取比較溫和的方式去推動改革 包括觀念上與實際做法上的
我首先明白告訴學生 吃東西在我的課堂上是不被允許的 學生可以在教室外吃完再進來 帶飲料則需附杯蓋以防止氣味溢出影響他人 我知道8點上課對大學生很殘忍 但我對他們說 我們要對知識與知識傳承者有基本的尊重 你必須在上課之前用完早餐 否則我會請你離開教室 我這樣要求學生 我也同樣要求自己 至少兩次 我買了早餐 可是無法在上課之中享用 我不願踐踏學生對我與知識的尊重 我要求學生尊重我 學生也有同樣的權利要求我尊重他們 截至目前為止 我還沒有為了食物而要求學生離開教室 我認為 當教師認真 學生也會認真的
同樣的政策也適用於缺席者與打瞌睡 我告訴學生們 我對自己授課內容有信心 所以不會點名 也不指定學生座位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 何必呢 點名很花時間的若是不舒服或有事 不用勉強 無需到課 只要上課之前以email方式報備即可 無須檢附缺席理由 這是對教師與其他修課者的基本尊重 然而 倘使我上課點到某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 而他卻沒有出席 事先也不報備 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扣其總分兩分 每發現一次就扣一次 而且這是不可談判的 同學們若是要修這門課就要接受這個政策 五周下來 我維持我的承諾 不在課堂上點名 而至少有兩名學生在上課之前請假 我當然知道有人不來也不告訴我 但這是他們自己的損失 不是我的 況且 每次上課都有學生問許多很好的問題 他們也很踴躍地嘗試回答我問的問題 所以 我根本不需要以點名的方式叫學生參與討論
若是上課中途感到疲累 或是想上廁所 我告訴他們 無須取得教師同意即可離席 只要不打擾其他同學 我是不在中場休息的 因為時間不夠用啊 這五周下來 沒有學生在上課期間趴下去睡覺的 當然 是有些人的銅鈴眼開呀閉呀的 看起來就是一副昨晚party玩太久的樣子 但他們至少沒有趴下去 當學生發現我這個教師的所作與我所說的一致 他們也會在態度上緊起來的! 我自己頗為欣慰 雖然退課的學生不少 但是留下來的 多數都頗能配合我的要求 我想 我們這些作大學老師的同仁們 實在有必要帶頭改寫通識課做為營養學分的定義 通識課營養 正是因為內容極具挑戰性 而教師授課要求也沒有降低 所以每個修完通識課的學生 都好像吃過一頓內容豐盛營養的知識饗宴 他們的人文素養增加了 他們的外在競爭力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在下一篇裡 我想談談幾個結構性的問題 這些大學制度阻礙了通識課應有的發展 也扭曲了教師與學生對通識課的態度 這些問題不改善 我國的大學就仍然是高級職業培訓所 這些問題包括 學生為何要在一個學期裡修這麼多課? 教授為何要在一個學期裡教這麼多門課? 教授的授課大綱為何總是與實際授課內容脫節?
Friday, March 26, 2010
認真是學者的使命
我很坦白地說 我國整個國家是並不能給人一種非常認真或者敬業的形象 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事 因為我們有時給人一種馬馬虎虎的印象 以致一直到現在 很多電影裡仍給予台灣製造一個負面的意義 ~李家同 幕永不落下 170頁
這學期開始教課 也開始見識到台灣高等教育的怪現象 所開的人權與國際關係通識課程 原本有70人選修 還有超過80人等著加修 但到了第二周 只剩下不到40人 原因就是因為我太過認真 把通識課當一回事去教 啊 成了學生眼中的地雷課
何必那麼認真呢 助理說
你要操死大學生呀 同事說
沒看過這種通識課的 太變態了 許多研究生告訴我
我很會操人嗎?
這學期開始教課 也開始見識到台灣高等教育的怪現象 所開的人權與國際關係通識課程 原本有70人選修 還有超過80人等著加修 但到了第二周 只剩下不到40人 原因就是因為我太過認真 把通識課當一回事去教 啊 成了學生眼中的地雷課
何必那麼認真呢 助理說
你要操死大學生呀 同事說
沒看過這種通識課的 太變態了 許多研究生告訴我
我很會操人嗎?
Subscribe to:
Posts (Atom)